0。
这是很自然的逻辑。问题在于,一名中国中学生,用简陋的实验条件发明创造,或者说,开发出来的技术,怎么可能明显超出国外实验室水平呢?
老外的研究员,可不是吃素的。光是论积累,国内这些搞了十几二十年政治运动的研究员就难以与之抗衡,天赋优异的中国研究员不少,天赋优异的外国研究员也不少,人家还能接受完整系统的教育,更别说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,甚至了解讯息的途径,都比国内多的多。
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,或者说,自从60年代落后以来,中国科研界就难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了,到了80年代,玩了20年政治的中国人,除了马克思理论妙绝宇宙,科学领域是全面落后的。就生物技术而言,人工胰岛素是中国生物人的巅峰之作,虽然不免有举国之力与一小撮国外研究员抗衡的疑问,但它毕竟是顶级成果。
然而,国内生物界超越国外研究成果的历史,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沈平辉作为国内有数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所长,接触的研究员很多,接触的研究成果更多,可别说超越国外的成果了,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”已经艰难的无可复加,用上这个词的大部分成果实际都只能用“填补国内空白”来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