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焖肉,喊道:“肉臊子面加焖肉,多油多肉嘞。”
吕芝惊讶的险些把下巴掉下来,问:“不要肉票?四毛钱买这么多?”
在1982年,四毛钱其实不少了,普通工人也就是40块左右的工资,普通农民一家人的现金收入也许只有200块。四毛钱全部用来买肉,或者用来买面的话,比碗里的要多的多。
但在饭店或食堂,显然不是如此计算的。一斤的馒头算干面,通常只有四两,剩下的属于利润,熟肉本身就要舍一半,饭店还要多收一些。到学校附近的小饭店吃饭,两个人总要花去一两块钱,吃到的肉还没有吕芝见到的多。最常出现的情况是三个人要两盘素菜,一盘有肉丁的半荤菜,然后吃掉一个人一周的生活费。
总的来说,这是一个物价很低,人们收入更低的时代。
维持温饱,就已经是普通人的最大追求了。吃好喝好这种希望,只有少数人才能达成。正因为如此,读书继而做官才如此的令人羡慕,虽然不是每名官员都有贪污**的机会和胆量,但差不多每名公务员都有蹭吃蹭喝的机会和要求,在生活和享受上,即已达到了上层标准。
而在正在读书,尚未做官的吕芝看来,四毛钱不仅是理所应当,而且便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