挤下去的。学生写的综述更是如此。
即使是河东大学的教授,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让学生写的综述上期刊,除非是给钱就上的垃圾期刊。
但杨锐就不一样了,综述的目标之一就是对未来研究的指导和预测,最起码是高屋建瓴的分析,而杨锐恰巧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因此,在姚悦将《粗制茄尼醇的研究进展》的第一版的稿子寄给杨锐以后,他只用了半天时间,就将修改意见寄了回去。
而姚悦的原稿,也被改的乱七八糟。
乍一看到满篇的红纸,姚悦是心中一凉。谁都知道,一字不改不是好消息,大量修改也不是好消息。
姚悦鼓起勇气,仔细的下去,惊讶的发现,杨锐不是全盘否决,而是改的很细。
而在最重要的总结部分,杨锐更是对粗制茄尼醇的种种研究,给出了评价,并要姚悦着重其中的某几种,深入分析。
尽管自己写的第一篇论文并不顺利,姚悦的心情却变的好了不少,她知道杨锐有多忙,在她想来,杨锐要写这样一篇修改意见,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恐怕比自己写一篇还多。
感动之余,姚悦也默默的增加了工作量。
第二版再次被大量修改,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