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时候,已经涨到了163万每亩。
不过,杨锐也就是在心里转悠一下这种想法罢了,中关村高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要到88年才建成,在此之前的10年里,这里的企业都是自由生长的,一口气占地10亩,已经算是不少了,他如果想要扩张,随时都有地方,而且都不贵。
李章镇和涂宪的讨论,很快进化到了具体的设备。
涂宪此时才找到机会问:“你准备建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室,我是说,你有计划做什么实验吗?”
这是涂宪最关心的事,他还想借用杨锐的实验室呢。
杨锐迟疑了一下,道:“dna方面的吧。”
“dna?有关dna的设备可是很贵的。”涂宪对杨锐的选择不太理解,如果是他的话,肯定优先选择蛋白质方面的实验,因为蛋白质的理论较为成熟,仪器设备也便宜的多。
这是很现实的选择,dna和基因固然是生物界的热点话题,可在80年代的中国,蛋白质也不遑多让,而两者的研究成本却差了好几倍。对涂宪这样的研究员来说,申请蛋白质的资金就够难了,dna已经有些不切实际了。
杨锐笑笑,说:“有人买单,dna的选择也不坏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