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普通讲师,也不见得比他厉害。
但这位汪颖同学是个特例,他本来就是南京一所研究员的助理研究员,因为是工农兵大学的学历,自觉升副高的副研究员困难,升正高的研究员极难,于是一咬牙就考了北大的研究生。
不过,汪颖的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太独。
这也是同时代的能人们的通病,总觉得自己厉害,总想着一个人力挽狂澜,有点水平的总是敝帚自珍。80年代的传奇故事,通常是某某人在一个厂都束手无策的时候,站了出来抵抗外辱并完胜。
就杨锐的一日见闻,汪颖在实验室里不仅不帮忙,还不按照时间表使用仪器,仗着比别人大几岁,汪颖争取到了更多的实验室资源,代价是干扰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。
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汪颖虽然年纪较大,水平较高,在实验室里的威信却不高,做不了小老板的工作。
尽管如此,但杨锐要是想展现权威的话,汪颖是他首先需要突破的关口。
此外,已然大四的赵平川也是唐集中实验室里的主力军,他的数学根底非常深,需要的公式随手就能写出来不算什么,随手就能算出来就厉害了。
现在还没有计算机代劳,所有的高等数学计算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