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猫扑中文 ) 北大的是允许教师和研究生进入的,当然,是自己的教师和研究生。
对于习惯了网络,习惯了开放式的后世学生们来说,他们每次去图,事实上,比里的书摆的密密麻麻,书柜间距往往只容一人通过,有些还要登梯子才能取到,室内昏暗而气味浓重,而开放式却考虑到了就地的便利,室内往往明亮而舒适,有合适的桌椅和宽敞的空间。
但在1984年,开放式还只是期刊中的一段话,最多只在讨论外国月亮的杂志里,放一张照片,引人羡慕。
这时候,进入是足以令人得意的一件事。
如果翻阅后人的回忆录,曾经的北大研究生,十个里总有一两个,会将研究生能够进入的往事拿出来,以示自己与本科生的区别。
同样的,对于习惯了开放式的杨锐来说,他宁愿在北京饭店请客,成为伟大的图书管理员并承担义务,也希望进入。
与在索引室里看卡片相比,进入像是方便了两万倍似的。
可以想象一下,在索引室里看书,要先从浩如烟海的索引中找到想要的索引卡,再填写借书单,递给收单老师,等收单老师集齐xx张,再转交给找到书,送书过来,然后领回书——运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