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到。
这也是无数研究者前仆后继的造假而未获惩戒的原因之一。造假的成本很低,而证明造假的成本却很高。
魏振学有段时间没好好做实验了,新的实验室建成才没多久,好的项目所需的经费也不少,杨锐都没开工,他自然也没有东西可做,本人是饥渴难忍。
思来想去,魏振学道:“你让我重做这个论文可以,但你得让我做第一作者。”
杨锐莞尔:“别第一作者了,这个项目全是你的,除了时间上的要求以外,我不做别的要求。”
“真的?”
“千真万确!”杨锐心想:你就是让我做第一作者我也不做啊,学术打假这样的名声,好听不好玩。
魏振学却是一下子高兴了。
他写的论文不多,给杨锐做助手期间,跟杨锐混出来的多是第二作者,实际上,杨锐给出的第二作者都寥寥无几,必须是魏振学深入参与过的论文,才会给他第二作者的名头。
而作为研究者,每个人都希望写着自己名字的论文越积越多。
第一作者才算是你写的论文,第二作者神马的,也就是科研民工以下有点用,以后就很难产生效果了。
“就这么说定了,你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