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“不够用了,我能不能写一个下转,然后写别的地方。”
竖着耳朵的考生不由自主的发出轻轻的笑声。
“不行,批卷老师不一定能看到,既然是附加题,实在写不下,就算了吧,这道题是不算在总分里的,也不影响同学们的排名。”最后两句,监考老师扬着脖子说了,以期让所有学生都听到。
问问题的学生低下脑袋,承认了这个结果。
教室里传来一些翻卷子的声音,有几个学生发出轻轻的惊呼声,显然也是发现了题目里的陷阱。
紧接着,钢笔划纸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杨锐也重新看了一遍试卷,未作修改,结束了两道附加题的解答。
对于论文已经可以发表在jmc的他来说,这种形式的简答题,实在称不上难度。事实上,即使杨锐充分利用了脑海,整个实验的过程,实验的设计,重复的实验,还有针对性的验错,都让杨锐的科研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,自己的试验台,无所顾忌的做实验,发表论文,并参与讨论的。
在过去的一年里,杨锐做的实验,参与的交流,比自己研究生三年的还要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