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,光是一个西捷工厂,改造以后的年分红就要翻倍,少说每年6万美元,等于每天就有上万元人民币的收入。
这些钱,虽然很大一部分要投到实验室里,但实验室未来也是会有产出的。
倒是“大方”的评价,让杨锐颇为喜欢。
一个人要在几十上百人跟前建立一个形象,尤其是好的形象,其实是颇为不易。
在北大范围内,杨锐能轻松的得到“学习好”或者“有前途”的评价,但就个人方面的评价,其实是层次不齐的
“大方”是个相当好的评价了。
宋江和卢俊义,靠的都是大方的评价打天下的。
做一个大方的实验室老板,也是杨锐的追求。
至少,大方能让实验室同仁觉得舒服一些。
但也就仅此而已了,实验室的工作繁重,再好的东西也难说享受。
杨锐也累的够呛,但还能坚持的下去。
他做研究,是真的有兴趣,而不是为了简单赚钱。
曾几何时,他就是想要累的有价值也是不行的。导师的水平一般,就申请不到厉害的项目;申请不到厉害的项目,就没有充足的经费,没有充足的经费,也就没有一天到晚做实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