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界判断真伪的第一步骤。持续几个月乃至几年的项目,往往会得到数以千计,数以万计的数据,随便拿出一堆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仅仅给论文编造资料相对容易,像是此等报告会上,拿出大量的资料就不简单了,尤其是那些机器出的图标曲线等等,
而对其他人来说,这些资料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尤其是理查德这样的同领域研究员,一下子就抓住了杨锐实验室的项目脉络。
可惜,这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项目。
至少到诱变基因的环节,理查德没有发现可供利用的讯息。
理查德竖着耳朵,等着听杨锐讲到下一步。
等啊等,等啊等。
最终等到的依旧是报告前的一句话:“分子机理的部分,我们正在撰写论文当中,会在未来的一两个月,发表出来。”
周围顿时是一阵遗憾的叹息声。
但紧接着,无数双手举了起来。
“左面的先生,从你开始吧。”杨锐没有要挑选的意思,就从前排点了人。
“你怎么选定sol通道作为研究?象的?现在还没有看到你做的分子机理的论文,但我注意到摘要里,谈到sol通道的几个功能……”左边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