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有不少,如唐集中这样见多识广的老家伙,都不以年龄看人了。
“对了,你要的学生,我帮你找了十几个,你找时间来面试吧。”唐集中突然想到杨锐拜托的事。
在国内,调派一名研究员并不轻松,学生就好操作多了,杨锐要扩大实验室的规模,也只能先从学生下手。
唐集中是实验室的老大,负责一切人事问题。杨锐短期内也没有彻底脱离唐集中实验室的想法,自然找他帮忙。
“择日不如撞日,就今天可以吗?”杨锐问。
“不知道你这么急,我让人去通知一下,时间定在1个小时后吧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杨锐摩拳擦掌的。
不到一个小时,十几名男女学生?来到了唐集中的凝胶实验室。
在学术型大学,加入实验室是非常高端且难得的学习机会。量化一下的话,唐集中实验室一年的经费过百万,参与其中的实验狗还不到10条,这就是生均十万元的实验条件,还不算实验室里多年积累的仪器价值。
哪怕是21世纪美帝国主义的大学,也不能给每名学生都提供这样的条件。
对80年代的中国学生来说,这样的学习机会,真的是再难得不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