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锐也不关心最后过来的是谁。
虽然之前写的论文,他与汪颖等人的合作良好,但合作就是合作,现如今,汪颖等人都面临毕业了,一方面,他要忙着写毕业论文,另一方面,唐集中教授也许更想用熟练的人手。
他挑选和训练的研究生,可不是给杨锐准备的。
杨锐要做的实验也不复杂,只要人手够多就行。
一群人出了实验室,杨锐找了个角落开始写实验计划。
理论上,他其实可以直接将人家的论文抄下来的,但这样做始终存在论文造假的危险。
没有经过实验的论文就是造假,即使猜对了也是造假。
大部分的论文造假都不是立刻被发现的,但不管什么时间被发现,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——土鳖学者不算。
另外,杨锐还得防着别人的论文造假,又或者被某某人举报。
现在,光是发表了一篇《cell》就够杨锐引人瞩目了,召集人手续做论文也是必须的工作。
再者说,做论文也不一定要用抄的。同样是做实验,同样的结果,经过不同的分析,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。
比如200年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生福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