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,谦虚的道:“前期准备做得好,我这边也挺顺利的,这篇论文,你计划发到哪里?”
在一篇论文有通讯作者的时候,通讯作者就是老板了,理所当然的,论文的发表,期刊社与作者的联络,也都掌握在通讯作者的手里。
杨锐没有按照惯例征询许正平,而是直接道:“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》可以吗?”
这就是孙汝岳拿到第二作者的期刊了,典型的技术应用型的期刊。
就逼格来说,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》自然是不高的,但架不住人家的影响因子不错。
许正平挺满足的道:“一个星期的工作,能发表到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》上自然好。”
当然好了,这也是常年影响因子3。5以上的期刊,放在地方院校h比许多副教授都厉害了,而许正平只是熬了两个晚上而已。
“那就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》了。”杨锐在邮包上刷刷的填了地址,道:“要休息两天,还是继续下一个项目?”
“还有?”
“你做这个项目的时候,接下来的项目就筹备了,一环接着一环,记得吗?”杨锐轻笑。
“你还真有这个金刚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