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,展开来看,第一部分占了三成,第四部分占了四成有余,剩下的第二第三部分,加起来不到三成。
小白牙听过的演讲不少,更在学校里学过演讲学的选修课——这是80年代的特色,她看着杨锐的分段分类,以及总标题,不由道:“这样子,关于你的论文本身的内容会不会太少了?”
“论文的话,大家想看的应该看过了。我觉得也没必要拿太多的实验数据出来。”杨锐停了一下,笑说:“我拿出来的其实也不少。”
实验数据应该有,而且应该有一些关键数据——越是想要证明自己,就越需要透漏较多的关键数据,当然,也不能全部透露,否则的话,你就失去了一大证据了。
除此以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杨锐要给投稿于《自然》的论文让出位置来,他不能将发表在《自然》的关键数据演讲用掉,否则,《自然》拒稿的几率会无限大。
这自然就要求项目有足够多的内容,好在pcr也是价值数年的高级成果,也许比不上那些庞大工程,可仍然算不得小,杨锐还有的是内容去写。
又将演讲稿看了一遍,杨锐道:“暂且这样吧,剩下的内容,我晚上回来再修改,咱们先去吃饭。”
“可以吃饭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