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二本三本的学校,就会发现省级实验室并不是每个专业都有的,至于民办高校更不用说,最多是一两个门面专业能申请到省级实验室。
无数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犹豫:我知道某学校名气不错,但他们哪个专业好?看实验室的级别和数量就知道了!
以21世纪后的标准来看,有国家级实验室的专业肯定是不差的,属于一本大学的底线标准,上限自然是院士和长江学者的数量。同样的,省级实验室就属于二本院校的底线标准了,若是一个专业连一个省级实验室都没有,那稍微有点追求的教师都是留不下来的。
这里所说的省级实验室是专指省部级实验室中的省级实验室,它是三个档次最低的一点,稍高一点的还有省部共建实验室,以及部级实验室,在省部级实验室泛滥以后,省部共建实验室往往就要挂院士的名字,尽管其本人并不真的会有多少时间参与。
放在84年的当下,部级实验室就是最高级的了,省部共建和省级实验室等级略低,但也依旧是稀罕物。至于国家级实验室,刚刚开始评审,基本属于大牛们的专利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杨锐一名大二学生,准备着说我明年要申请省级实验室,没被人笑掉大牙,那是人家的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