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的程度,人家万一想爆炸个宇宙看看怎么办?或者多宇宙夹心冰激凌呢?
无管束就相对比较好追求了,华锐实验室不用说,那是杨锐自己的,只要不败光了,想做啥做啥。
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监管相对就多了些,最麻烦的是要不停的出成果,拿了基金会或者机构的钱,甚至要不停的报备,后期发展到极致,甚至有学者气的说:不想过用一瓶墨水还要用两页a4纸的生活。
然而,该打的申请只会越来越多,不会越来越少。
这是穷国的弊病,欧洲国家财大气粗,长期项目都变成经常性的研究了,但老财主的生活方式和长工的生活方式注定是不同的。
就中国眼下的穷酸程度,一个项目研究五年八年乃至十年,谁能受得了。
两年不出成果,对学者来说正常,对长工来说,就是要饿死人的大事了。
校长对杨锐的信心还没有足到放任两年的程度,不禁犹豫的问:“你要做什么项目?
“都是基因方面的,一个是长期的基因测序,达尔贝科教授提出的人体基因组计划,我很有兴趣。”
这是个相对容易出成绩的领域,校长点头道:“可以,学校每年支持你……200万,不管你做成什么样,这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