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让科研汪们顺畅的工作而付出的培养经费,实验耗材换算成钞票,比培养一名大学生贵多了,这样的高成本,自然是需要对被培养者先行进行筛选。
杨锐遇到的问题,就是缺少大量的被培养者。
起码要到20年以后,中国的大学才能提供大批的年轻健壮的高素质廉价劳动力,中国的科研才有快速发展的空间,而在此之前,中国的高素质劳动力要么是在欧美国家廉价出售,要么就是在国内高价出售,而且往往还称不上年轻健壮——当然,国内的高薪可能还比不上国外的血汗工厂的薪水,舒适性却远超后者,去哪里又是不同的个人选择了。
为了找到并说服合格的头犬,杨锐上课上的非常勤快,还主动增加了半天的答疑时间,通过与学生和年轻学者的直接接触,悄然拟定了一份名单,并密切观察。
清华还不知道杨锐的这一层目的,只当他是热心于授课,因此还很大方的提供了一间临时办公室。
临时办公室的房间不大,但有成套的办公桌和办公用具,以及热乎乎的炉子,顺带有水壶、脸盆等简单的生活用品,倒是非常方便,自己愿意的话,中午甚至能用炉子做一些简单的菜式,或者单纯的热饭都可以。
杨锐由此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