验室的规模相当。
这些可都是多年科研汪以后,训练出来的真正的研究员,杨锐守着实验室观察了几天,基本放心下来。
新来的三个人里面,田兵和焦阳平都是彻底的学院派,实验手法和填写报告的方式都是杨锐熟悉的,王思胜略有逊色也不算什么事儿,让许正平稍带两天,就熟悉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工作方法。
如此过了一周,杨锐又从应聘的人中招募了两只头犬——待遇与来自北燕农学院的苏帆相当,招聘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了。
再多招人的话,离子通道实验室也就塞不下了。
实际上,到了这个程度,一个实验室的工作量已经相当大了。
三人甚至从以前的单位带出了许多工作——或者叫做好处。
周一上班,杨锐刚到实验室,就在实验桌上,看到了一封信。
王思胜笑眯眯的放下试管走过来,笑道:“杨总,我之前收到的邀请,是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几所大学和研究所办的一个会议,全国性的,正好有三个名额,我想请您和许正平教授一起去,您看合适吗?”
王思胜是新来的三名小牛中最年轻的一个,约莫三十六七岁,看起来还有些粉嫩,不知道的以为还是刚毕业的学生。当然,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