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者说,几家跨国企业都这么拖着,他们既是想看情况的发展,也是想压低杨锐的报价。
毕竟,药品的利润再高,也没有白拿5%的干股给杨锐的道理,而且是全球销售额的分红。辅酶q10虽然远不是重磅炸弹级的药品,甚至连准重磅炸弹都算上,可怎么说也是单公司年销售额过亿的中型品种了,再说了,万一变成重磅炸弹怎么办?
总不能每年拿出5000万美元给杨锐吧。这样的协议,英国人想想就觉得蛋疼。
就是现在,以辅酶q10的销量,2%的收入分红都不少了。
药品本来就是利润奇高的产品,半合成法的辅酶q10唯一用到的高价原料就是精制茄尼醇,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,捷利康通常能得到30%以上的利润,2%的收入分红就相当于0.6%的享受分红了,以辅酶q10目前每年1亿多美元的销售额来算,等于每年60万美元的稳定收益,也很不少了而且还有上涨空间。
这也是生物学家能拿到的极好条件了,哪怕是美国的知名教授,若是签一份合约,就能旱涝保收的拿到60万美元,那也高兴的跳脚吧。
可惜杨锐并不满足。
阿诺德和他的异国同僚们,也只能默契的耗着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