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感情上,杨锐并不能轻易的说服自己。
他并没有将全部的精神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,就是他投入的那部分,也并不都用于做基础研究了。
因此,仅仅讨论更大的价值,更大的作用,并不恰当。
或者,将去铁酮的研发工作交给其他人做?
杨锐只是一想,就放弃了。
如果是其他人做的话,那就要规规矩矩的做研发了,也就是说,除了杨锐头痛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准入制度以外,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于药品的开发工作中去。
历史上,去铁酮是什么时候上市的呢?
1995年三月。
从1982年发现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效果良好的铁螯合剂以来,印度的医药公司又用了13年的时间,才完成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工作。
13年以后,又有多少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的患者能等得到去铁酮?
事实上,13年根本不够,因为95年是去铁酮在印度上市的日期,到欧美药品监督部门审批上市还要两三年,到中国上市还要再多五年,而这已经是加快以后的时间了。
换言之,如果杨锐不亲自去做,而是假手于他人的话,去铁酮的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