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pcr,做了一辈子的研究,用劳动人民的说法,那是无数人全身心的扑在pcr研究上,奉献了一生,废寝忘食,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照顾的奋斗,才做出了如此多种的pcr。
对杨锐来说,他要抄一种或者抄多种是不难的,可对伍洪波来说,做一种就很难了。
要确定一种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可是更难。
同样是实时荧光定量pcr,做它的人就不止一组人,每一组的方向也不能说是全都相同,最终脱颖而出的一队,至少要在小方向的预测上也占优,而且做的够快才行。
好的研究方向不一定是做的快的研究方向,做的快的研究方向不一定是能达到最低需求的研究方向,种种错综复杂的博弈,没有一处简单的。
当然,科研竞赛从来都没有简单的。
蔡教授盯着杨锐看,问:“你确定了新一代pcr的研究方向?”
杨锐想想,道:“真二代肯定做不出来,前进一步总是没问题的,doe目前对二代pcr的技术要求还没有做规范,我们就先做起来。”
“有想法?多久能做出来?”
杨锐哑然失笑:“蔡教授,美国人都没要求时间,您反而要求起来了。”
“这可不是玩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