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他看过的不多的历史资料中,他能够查到85年的政策变化——1985年,国家取消了最高20%的限价规定,超产部分允许按照市场价格出售。
物资价格一飞冲天不是说笑的。
在这一年里,价格4000元一吨的铝锭,可以卖到20000元一吨,而且很难买到。
深圳速度在很大程度上,得益于价格双轨制的不公平。因为给政策不给钱的原因,深圳能够从相差极大的价格体系中获得无尽的好处,在水泥、钢材、玻璃甚至纸张价格内外都有一两倍差距的年代里,创造财富已经变成了勇敢和敏捷者的游戏。
河东省自然也能看到价格双轨制的问题,他们甚至能够嗅到20%的限价取消后的物资飙升的局面,但能飙升到多少,就只能各抒己见了,即使是理论上知道所有信息的高层,或者专研于此的学者,他们的答案也是猜测。
做记录的干部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下自家领导杨峰同志,道:“我记录下来了,不过,计划内的物资有限,恐怕不能满足华锐的要求。”
在85年初,一吨计划内的柴油价格是800元左右,计划外的价格就到了900余元,一出一进的价格本身,就是巨大的利润了,当然,不能与管制取消以后的利润相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