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“一天到一天半吧。”杨锐没有用小时来说,是为了让时间飘忽一些。
谷强脸上更是狐疑,道:“培养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,半胚就要发育到囊胚期了,直接移植岂不是更好?”
“我想试试这种方法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这种方式有可能提高胚胎存活率。”
“你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说,短时间的培养会提高胚胎存活率的,现在就变成可能了?”谷强一下子吼了起来,整个人都愤怒的跳脚。用显微镜做实验,别看身体都不怎么动,耗费的精力和体力却是比得上跑步了,杨锐轻飘飘的答案,让谷强有种劳动成果被浪费的感觉。
杨锐总不能说,这是后人经过了验证的成果吧。
被分割后的胚胎通常会受到损伤,从而导致移植后的胚胎存活率的下降,但是,通过培养24到36个小时,损伤的细胞是会被补全大部分的,存活率也会直线上升。
到21世纪,这种做法已是标准流程。
不过,80年代的生物界的看法却是不同的,此时的生物学家,仍然希望以尽量少的步骤,来尽可能的增加胚胎的存活率,就像是谷强说的,移动越少越好。
杨锐本人,也缺乏遗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