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以200头牛为单位,或者更多头牛为目标,那就不是遗传工程实验室8个人的小组织,能完成全部步骤的了。
不管是20年代也好,60年代也罢,又或者80年代乃至于21世纪,研究所和小作坊的很大一点的区别,就在于研究所的标准化,让它能够随时寻找对接的机构,以扩大规模。
小作坊联合起来,是不能成为大工厂的,而研究所联合起来,是能够成就曼哈顿计划,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人体基因组计划的。
当姜志军来到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时候,聚集在这里的人群,虽然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参与什么重要的计划,但他们指望两百头乃至于更多头牛的大规模研究,用得上自己。
不管是制作试剂,混合激素,操作手术,查遗补缺,总而言之,许多好几年都没有一个像样项目的研究所,只能茫茫然的寻找出路。
要是在21世纪,各家研究机构,兴许还不会如此的兴高采烈——21世纪的生物服务公司众多,而且多是为研究所和大专院校而服务的,不管是要什么药剂,或者是要做什么细胞,设计什么引物,都有相应的生物技术公司提供,其他非盈利的学校和研究机构,是一点边都沾不上的。
当然,开设这些生物技术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