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年代末,90年代初,“做销售”是一个黄金职业。※笔趣阁
※
后世的单位、公司与个人,面对销售人员的有色眼光,咄咄逼人,在这个年代都是不存在的。
相反,比起同时代的单位人,80年代的销售人员,更加的阳光而有活力,他们的衣着普遍更时髦,普遍更有精神气,最重要的是,这个年代的销售年纪轻轻,就有大笔的收入,出入高档场合,还经常有机会出差,职业收入和经济地位,远超体制内的员工。
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,想在八十年代做销售,门槛也是远超后世的同行的。
就医药代表来说,华锐招聘到的就有许多是医生辞职来做销售的,从制药厂、卫生局之类的地方辞职的员工也不少。
稳定的工资和管天管地的国企待遇固然是许多人羡慕的,但手里没钱,期望改变的单位人亦不在少数。
华锐能开出数倍于行业内的薪资,理论上是想找什么样的员工,就能得到什么样的员工。
杨锐一度甚至想要组建全医学专业毕业的销售团队——甭管是欧美法日德意,又或者印度、肯尼亚老挝越南,任何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国家的医生资源都是稀缺的,要读书读了近十年的医生跑去做销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