样的命题,光是gmp三个英文字母,就足够阻止大多数人了。
不过,对于听得懂的人来说,杨锐的课程就称得上引人入胜了。
gmp是用来指导食品、药品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,各国各有不同的情况,自然就有不同的gmp制度。
对于尚在探索中的中国来说,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gmp制度,真的是说不清楚的,制定政策的官员不清楚,供官员们咨询的学者不清楚,受gmp制度影响至深的普通民众更是不清不楚。
这种环境下,杨锐敢开课讲授《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gmp制度》,这就相当于竖起了一杆大旗,他要是讲的好,自然是云合景从,刷脸刷成医疗领域的明星学者,等于刘玄德加曹操的架势。
但他要是讲的不好,大旗折了,第一个砸死的就是竖旗的人,等于没有铁骑的董卓加经脉尽断的三姓家奴的地位。
就因为风险大,有身份地位的学者都不敢讲,等来等去的,终于是等到了杨锐。
杨锐确实是敢讲。
他有什么不敢讲的,gmp相关的文章和书籍,他接触太多了,他不光知道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,他还知道gmp制度建立之间的过程。
所有这些,杨锐满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