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大学教授的名头,在宣传上是两种口径了。
当然,如果仅仅是资源上的区别,也还是有办法克服的,偏偏杨锐的身份令北大的教授们难以接受。
80年代人还是很好面子的,北大老师说什么都是不愿意在学生的手底下干活,最起码,等杨锐大学毕业留校以后,再到他手底下工作还差不多。虽然就差这么一年,名义毕竟是不同的。
所以,杨锐最终能从清华拉了两名副教授过来,却不能从北大找到合适的人员。
不过,自从杨锐立起了“g蛋白偶联受体”的旗帜之后,北大教授和副教授们的想法,又多多少少的发生了变化。
“g蛋白偶联受体”在生物学界,是王之领域。
立起g蛋白偶联受体的旗帜,就是竖起了王旗。
王旗之下,名声大义都有了。
光是为了中国开拓“g蛋白偶联受体”领域,这么一句话,就足够在生物学大会上,引来阵阵掌声了。
王旗不是谁都可以竖的。
pcr是杨锐有资格竖起王旗的最大依仗,如果说两年前,pcr还是令人惊叹的新技术,到了86年的当下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pcr是诺奖级的成果。
尽管诺奖级的成果不见得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