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界的残酷认知,同样是超过认知的。
并不是所有的诺奖,都在高度竞争的领域。
但是,高度竞争的领域,是非常容易出诺奖的。
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,就是典型的高竞争圈子,像是松岛恒,完全是通过离子通道实验室购买仪器,而察觉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进度的。这种探查模式,在非重点的科研领域是看不到。
资源的集中与注意力的集中,造成了重点领域的竞争往往趋于白热化。
国际上现行的这种科研竞争模式,其实很像是足球联赛。
假设做出100%的清晰构象就等同于拿到了联赛冠军,可是,就整个联赛来说,难道只有拿到冠军的球队付出了成本吗?
整个联赛的球队,其实都付出了成本,然而,获得联赛冠军的球队,终究只有一个。所以,联赛冠军的价值,是不能以冠军球队的投入来衡量的,而是要以整个联赛的成本来衡量,更进一步的说,仅仅以最高级联赛的成本来衡量都不够,还要加上低级联赛的成本,因为许多低级联赛的存在意义,其实就是向上级联赛供应原料。
当然,无论是没得冠军的球队,还是低级联赛的球队,也并不是毫无所得的,就像是没有做出最终成果的科研实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