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,反正毕业论文都是学生按照教授的指导写出来的,原本就不存在进入空白领域的可能。即使有人强行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,对于教授们来说,学生的研究层次也太浅了,细分细分,若是不够细的话,无非就是麻烦一点罢了。
可杨锐做出来的论文又岂是随便看看就能理解的。
当他再开腔的时候,在场四名教授已经昏昏欲睡了。
蔡教授看看时间,再也忍不住了,咳嗽一声,道:“我们要不先暂停一下,大家休息会儿。”
其他三人连连说好。
旁边做记录的校报记者看的眼都直了,本科论文答辩,答辩到教授们要休息,杨锐这是头一份了。
他不懂生物学什么的,也猜不透教授们的心思,只是看着眼前的场景,对杨锐佩服之至。
杨锐不好意思的笑笑,说:“讲的太兴奋了。”
“是讲的太深了,我年纪大了,跟不上了。”汪健泊院士突然来了这么一句,让几个人都露出苦笑来。
校报记者做记录的手也是一停,心里怀疑的想:汪院士说的是太深还是太神?
杨锐有些无奈的耸耸肩,道:“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不是我一个人的项目,也是集体的项目,我得为大家正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