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想告诉杨锐——不管能不能拿奖,北大都会支持你。
这个话说出来是没什么威力的,学者都是很理智的人,动不动就像熊一样嚎的,要么就是假学者,要么就是搞动物学的,总之都是不怎么学者的人,以蔡教授的身份,当然不会看着杨锐的眼睛,说出深刻的话语。
他都是用动的。
这一次的经费争取,就是这样一次表达心意的行动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蔡教授也不是太想这么早为杨锐确定下明年的经费。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。
假如杨锐获得了诺奖,那不用说,自然是海一般的经费和政策飘过来。
即使杨锐拿不到诺奖,只要杨锐不是入围一日游,想要政绩的行政官员就一定会将杨锐视作未来希望,现在国内有希望拿自然科学类诺奖的,仔细找都找不到两个。
而从行政官员的角度来看,他们又如何给予学者以帮助呢?如何拔苗助长呢?
除了堆经费,也是没有其他手段了。
所以,蔡教授抢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几天,为杨锐争取经费,纯粹就是表明心迹的举动。否则,他早一个月搞这个套路,效果说不定更好。
葛兴邦在开会之前呛声,其实就是认为杨锐会诺奖一日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