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已经四十几岁了,依旧是年轻的获奖者。杨锐等得起诺贝尔奖,我们北大也等得起。”
“我就不信,你们北大的研究员,甘心自己的经费只有杨锐的千分之一,万分之一。”老方索性辩了起来。
刘院士在蔡教授之前,道:“经费的比例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经费的总数能不能提高。现在不是吃大锅饭的时候了,杨锐拿到经费以后能出成绩,所以他能多拿经费,其他人能出成绩,也可以多拿,北大百年历史,从来都是以人为本,我们是尽可能的提供好的条件给学者们,并不单纯的比较谁拿得多,谁拿得少的问题。”
“调子起的高,不见得做的就好……”
老方刚反驳了半句,却见电视屏幕刷的一下,从录播的诺贝尔奖的纪录片,瞬间切换到了演播室模式。
“出事故了?”众人齐齐的有此想法,有人还叫了出来。
不是大家要放诅咒,实在是国内电视台循规蹈矩的太久了,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。
演播室里的主持人虽然不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,看起来最多也就是个二婚三婚的,他并不熟练的摆弄了一下面前的稿纸,道:“亲爱的观众朋友们,本台刚刚收到最新消息,由瑞典卡瑟琳医学院的多名教授学者组成的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