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陈再回北@京的时候,已经是三个星期以后的事了。
从京城到昆@明的绿皮车虽慢,几天也就能有一个来回了,但是,组织货源和准备车皮,耗费了老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100吨的茶叶,光是火车皮就用了三个,装的满满当当的,才算是勉强完成运输。
而为了搞到这三个火车皮,老陈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。
这也多亏了他是昆@明茶厂的厂长,才能找到铁路上的关系,否则,就算是提着上好的老茶,也没人给他行这个方便。
按部就班的申请车皮的话,半年以后运货,就算是快的了。
80年代铁路运力的紧张,在后世是很难想象的,这是一个用东风车拉货,一个月赚两三万元的时代,可以想象运价连汽车十分之一都不到的火车皮,是何等的紧张。
费了这么大的精神,当陈厂长与两名干部找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时候,门房陈大爷的一句“杨教授不在”,瞬间就让老陈的嘴角起了泡。
他的脑海里,也瞬间翻滚起来:
100吨的茶已经运到了,要是杨锐不要的话,难道还能运回去不成?
京城人氏可都是认龙井的,这么多的普洱茶,想要在京城里卖掉,那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