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杨教授,这里就是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的选址了,现在是按照一级保密单位来建设的,就是地处京城,许多东西都不太好搞,如果要我选的话,实验室放到到大三线,主要的建筑都装到山里面,外国卫星都照不见。保卫科再好好的培训一下,外国人就是练出穿山甲间谍都不好搞。”陪同杨锐从车里出来的,正是项目的执行人戴英雄。
听名字就知道,这位老兄出生在建国前后,有一位高觉悟的父亲。其本人的觉悟也是相当之高,人生最宝贵的时间,差不多都是在大三线的山沟里度过的。
现如今,三线已然是个历史名词了,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大三线小三线的区别,戴英雄同志的技艺虽然不至于无用武之地,但是,能酣畅淋漓的用出来的机会,也是不多了。
相比60年代开始投入的2000多亿元的巨资,80年代的相关设施建设几乎停滞,维护的经费都是捉襟见肘。杨锐手举着尚方宝剑,身后的资金充裕,几乎是想要多少有多少,顿时被戴英雄看在眼里,一路上都在忽悠他进行大规模的建设,最好是挪移到大三线去搞建设。
杨锐脑子瘸了才会将研究所从京城搬迁到大三线去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,以后够落后的了,如今想收封伊妹儿都不容易,更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