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毕竟是一名记者,敏感的察觉到了情况不对。
相熟的编辑低着头,将一份报纸递给了丽丝。
是本社两天前的报纸。
丽丝先看了时间,再往下看,就见头版头条用巨大的粗体大写着一行字:现代生物学之父——杨锐!
美国国内的报纸习惯了夸张,动不动就将这个叫父亲,那个叫母亲的。
但是,夸张也得是有基础的不是?
不能称赞公众之敌,不能推崇罪犯是最基础的媒体道德,越大的报纸就越是遵守这样的潜规则。
丽丝赶紧下面的文章,抛去什么什么之父的修饰词不说,全文几乎都是在称赞杨锐。
称赞他在生物学上的贡献,丽丝勉强还能理解,称赞他的学术思想——这就已经是丽丝不太同意的部分了,杨锐既然支持……已经不能说是支持了,应当说,杨锐既然开发了克隆技术,那他的学术思想就是非常危险的。丽丝不需要懂得生物学的知识,也能够做出此判断。所以,文章称赞杨锐的学术思想,丽丝是相当不高兴的。
这就好像辛辛苦苦的从两伊战争的战场上夺命归来,结果报纸在称赞伊朗和伊拉克对和平的贡献……
丽丝强忍着恶心,继续往下看文章,就注意到了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