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相关的研究,在任何期刊社都会被高看一眼。
更不要说是诺奖获得者带来的一氧化氮类化合物了。
西地那非之所以能让海绵体硬起,靠的就是它刺激肌体,释放一氧化氮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吃伟哥是为了让自己充气。
《sce》想刊载的,就是充气过程来着。
辉瑞在商业领域或许是很牛,但要让《科学》唯命是从,他们还做不到,也没有必要。
西地那非此前只是一款商业公司筛选出来的有用的化合物而已,卖出1.8亿美元固然多,但在科学界的眼里,或许还没有“被杨锐看中”的分量重。
负责对西地那非做临床实验的化学家也不过是世界四流的科学家——一流的拿诺奖,二流的等诺奖,三流在名校讲座,四流做终身教授——四流科学家大众眼里固然也是世界级的,《科学》却从来不是大众眼光的。
然而,当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杨锐同志,将西地那非整个解析一遍,以一氧化氮学说的观点来进行全新的描述的时候,《科学》也不得不让路。
像是杨锐这样的超犇,他就是发表一篇一氧化氮的综述,《科学》弄不好都要刊登了,更不要说是数据齐全,思路新颖的论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