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论证的。
毕竟,他也就是能看到未来30年的事,而人体基因组计划影响的,可远远不止30年。
他本人也是需要其他人的建议,来决定操作的方向的。
这方面,杨锐还是挺相信数据的。
许正平见杨锐坚持,自去下面安排了。
和几年前相比,国内最大的变化就是有钱了。
杨锐刚进大学的时候,蔡教授为杨锐找到的60万元经费,就已经引起了学校圈子内的动荡。那时候,北大的教授通常也就是万把块的经费,知名教授拿到好项目,也不一定能有10万,60万乃是真正的国际级待遇。
不过,几年过去了,国内的经济好了,科研经费也就水涨船高起来。6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经费,在北大校内已不罕见。
当然,除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这样的顶级实验室,其他实验室拿到百万级的经费,是要用于整个项目的,像是杨锐要求的仅做论证,依旧少见。
但在实验室里,负责人是具有无上权威的,别说经费充足,就是紧巴巴的时候,也得按照老板的意志执行。
许正平作为小老板,不用麻烦杨锐,就将工作拆分了下去。
杨锐又在实验室里绕了一圈,见众人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