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产业分为八级工制。“八级工”便成为人们心目中技艺精湛、精工细作的顶尖工匠的代名词,八级工制一直延续到1985年。
之后取消八级工的原因:一是平均主义思想;二是好多八级工有手艺、没学历,大字不识的工资比大学毕业生还高,怎么体现对文化知识的尊重?三是部分八级工自身技艺跟不上,会一招鲜的手艺被机器和现代工艺取代。于是部分国企从八十年代后期,借鉴太阳国的年功序列制,试行浮动工资制、结构工资制、岗位工资制,八级工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。
从后世的眼光看,五十年代华夏劳动部对上万个工种进行细分,技术标准清晰明确、客观公正,可考核可操作,完全提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异。这不仅是一种技术制度,更是一种社会制度。八级工制度给予了一线工人以劳动者的尊重,也给了一线工人一条上升的渠道。八级工制度下,华夏不止学而优则仕一条路可走;一名工人,只要付出勤劳和智力,总有一天能到五六级工,让厂长笑脸相迎;若是天赋好些,说不定能够成为顶尖的八级工,见到国家主席都不怵。
八级工制的取消,根本原因是动/乱期间改革停滞,恢复经济为纲后改革步伐脱节,而不是八级工制本身设计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