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工人数量不够啊,我正在从老家组织工人,过了年才能开炉生产”。
“我尽量提前吧,你先确定需要的钢材牌号和订单。订单确定不了,我不敢冒然地生产。”陈立东说道。
“好吧,你等我的消息。”
两天后,苏有成再次联系上了陈立东,一同来的是他的太阳国同事,叫山本友介。
山本友介30多岁,戴着金丝边眼镜,一幅学者打扮。
苏有成给双方引介后,山本友介问陈立东:“你的钢厂就是共青城那所?”说得是日语,需要苏有成翻译给陈立东。
“嗯,是的。现在已经被我收购了。”陈立东说道。
“哦,我们商社决策太慢,被你抢了先啊。”山本友介说道。
这话陈立东没法接,于是问:“你们需要的钢材有哪些?数量多少?”
山本友介拿出一本材料递给陈立东,陈立东翻了几页就放下了,日文的、看不懂。
陈立东想了想,看向对面二位说:“你们商社做废钢贸易吗?”
苏有成眼睛一亮,说道:“陈总,你是想进口废钢、出口钢材,做闭环式的进出口贸易?”
“是的。这样做一来一回船期好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