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安阳平仍是沉默。沈嫣见状,反而高兴不已。毕竟,她可以当作这是他默允了。
他终于不再撵她走了。只是,谁都不触及这个话题。
三人很快告辞离去。沈嫣心情好极,越发地喜欢自己这水云斋来。
月余过去,因了她费尽心思搞出花样,水云斋倒常有文人墨客往来。他们在此喝茶聊天,谈论风雅,也议论国事。
从他们口中,沈嫣倒知道了许多她不知道的事。
这天,两位聪明的公子成功地进到了水云斋。
年幼者怒道:“汴州、黄龙等地发大水,良田被淹,百姓受灾,朝廷不思开仓放粮救济百姓,反横征暴敛……”
“嘘!你小点声!”年长者左右环顾一番,肃然提醒。
“这里人少,没事。”年幼者倒也压低了声音,还暗暗得意,“我特地约你来这水云斋,就因为人少。”
年长者发笑,而后一本正经道:“我听说北周皇帝勤政爱民,为才是用。北周朝局稳定,已有许多南诏贤士争相奔赴了。”
“可不是吗?”年幼者听罢更为激动,“我要不是顾及家里,也想去北周谋个一官半职了。”
“嗯。这样发展下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