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子瞻若是凭他人以讹传讹的三言两语,就对对手掉以轻心,那亦未免太草率行事了。”
“先生教训得是。”
苏轼口里这般虚心答应,心中难免还有些不服。
在他看来,乐琅不过是趁方才司马光、王安石展示观点之际,粗粗地翻阅浏览了书案上的材料,就算再聪明敏捷,也敌不过准备已久的他。
而乐琅也悠悠地站了起来。
奇哉怪也,他理应是彷徨失措,但此刻却不见半分茫然无助。
缓缓环视了反方席位的人员后,乐琅不慌不忙地开口道:“方才反方主辩手说道,东西二市的物价上涨,乃是有理有据,这一点,我方主辩手是赞同的。只是,对方主辩手仅仅凭借因为物价上涨,就认定京城百姓苦不堪言,水深火热,在本方看来,这个观点来得实在太过草率,难以成立。”
这话说得中规中矩,既没有什么亮点,也没有什么失误。
不功不过。
司马光略略松了口气,正想着要打个眼色暗示他坐下。
却不料乐琅接着说道:“对方主辩手判定物价上涨对百姓有害,其主要依据是,百姓手中钱财是有定数的,故而支出多了,剩余的积蓄自然是少了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