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道:“怿工,他所言当真?你们原本是想削减兵部的预算?”
姚宏逸宽慰他:“伯湛莫要担忧,我已向诸位说明兵部开支用度的‘情况’,文大人与我说笑而已。”
“情况”二字,他落了重音。
彭澄颔首,对文彦博拱了拱手,道:“文大人既然知晓当中缘故,想必会理解的。”
文彦博蹙了蹙眉头,别过头去不看他。
彭澄又道:“说起来,此预算计划一事既然牵涉到工部,便无绕过工部尚书、擅自做主之理。”
姚宏逸问:“伯湛的意思是……?”
“劳烦怿工命人到殷府一趟,邀殷祺然前来,一同商议。”
殷祺然,是如今的工部尚书。
“还要邀人?”文彦博首先反对:“自古谋可寡而不可众,你一言我一语的,能成得了事?你们莫如把百官都请来好了!”
姚宏逸劝解说:“文大人稍安勿躁,集思广益并非坏事。”
文彦博懒懒扬手,撇了撇嘴角,不耐道:“邀他来不是不可以,但我有一个要求。”
“文大人不妨直言。”彭澄与殷祺然公务上的交集颇多,尚算相熟,他暗忖着若是不太过分的条件,自己大约能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