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……!”
柴楠脸色乍变。
这是数日前,他写策论时引用的一句。写完,才深深觉得不妥,撕去重写之际,柴楠发现身旁的乐松瞥了那废稿一眼,继而笑了笑。
当下,他没有为意。
“《罗织经》,察奸卷第八。”
乐松肯定地说道。
《罗织经》,是武周朝的酷吏来俊臣所著,专讲如何罗织罪名、陷害杀人。周兴酷吏周兴临死之际,看过此书,自叹弗如,竟甘愿受死;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罢此书,冷汗直冒,却不敢喊冤;女皇武则天面对此书,叹道:“如此机心,朕未必过也。”杀机遂生。
此书,向来被大儒们不齿。
亦正是这个原因,柴楠删去此句,重写一篇。
即便,此话用于那天的论题,是最适合不过的。
“你想说什么?”
柴楠捏紧拳头,强自镇定,问道。
“悦上故彰己丑。治下不夺其功。君子示其短,不示其长。小人用其智,不用其拙。”
乐松没有答他,而是又念道了一句。
这是柴楠偷偷抄在札记里的话。
——使上位者高兴,要故意显示自己的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