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型多了,点数赚够了,李凡愚的事业重心又转移到了集团的经营上。而集团的主要业务已经变成了汽车生产商,所以在现有的黑科技车间能满足使用的条件下,本着把点数花在刀刃上的他依然没有升级应用科技等级。
就这么个循环,导致了现在的悲剧。
点数兑换,点数兑换啊!
正信迅速崛起靠的是啥?靠的是那些完整度MAX的车型数据包啊!
而那些数据包,可都是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研发点数!
按照空间研发点的获取规则,正信旗下的汽车跑10公里才能获得一点,李凡愚拼命到现在,才积攒了一百万的研发点数。这一百万的点数怎么来的?抛出去X-poer,TT,A8,QS15,这四款存世量较低的车型,除去斗士这款刚刚下线不久的车型。
A4,A6,迷你,F150,宏光……五款神车才赚到了这么点儿啊!
讲道理,要不是有点数兑换这个可以100:1的比例,用钱兑换研发点的技能,李凡愚哪儿有那么多的资源从空间里换那么多的车型数据包?
不说别的,光是一个A8的数据包,就花了他五十五万的研发点!
所有在李凡愚拥有的技能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