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保护(中间毁于战火),一直至民国。
南京明孝陵就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,东毗中山陵,南临梅花山,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,因谥号孝慈皇后,故名孝陵,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。周围还有常遇春墓、仇成墓、吴良墓、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多座功臣墓
整个孝陵建成历时0余年。规模宏大,建筑雄伟,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。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,楼阁壮丽,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。
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,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,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。一直到同治三年(1864年)九月,曾国藩奉诏祭陵,才着手修复明孝陵。当时,曾国藩派员勘估,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0万两,但是清朝财政拮据,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维修,那块“治隆唐宋”御碑也被扶起粘合,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。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,而在1980年代以后,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,一直到屋;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,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。
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,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