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的文书标记出来,再分门别类送到皇帝面前。皇上看过以后,把自己的意见口述给身边的女官,由她们记录下来交给中朝官,草拟的政令还要经过皇上再次过目,才能用印颁行。”
    在平城时,冯妙在崇光宫陪伴皇帝的时间最长,对这些事并不陌生,却不像李弄玉知道得这么详细。
    “负责草读奏表的,共有三十人,分成三班轮流交替,确保一天十二个时辰内,这里都有人在。”李弄玉继续说下去,“负责草拟政令的人更多,因为要揣摩皇帝的意思,字斟句酌。可是所有这些奏表和政令,都要集中到皇上一个人面前去。他要面对的,是万千大魏子民。”
    “我知道他很辛苦……”冯妙喃喃地说着。
    李弄玉却不理会她的话,只管把自己想说的一口气说完“你比我更清楚皇上是什么样的人,为了防止内秘书令私自藏匿重要的奏表,他有时也会到这里来,跟那三十人一起看奏表。那三十人还能轮流去休息,皇上却不能。至于政令……连我父亲都亲口称赞过,如果没有皇上亲自拟定的那几道诏令,汉化新政的局面,恐怕比今天还要艰难得多。”
    隔着一道轻纱软帘,冯妙抬头看着室内来往忙碌的人影“我知道他有他不得已的地方,所以我也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