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影响极大,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的变化。这个含碳量多少是区别钢、铁的主要标准。
可是,永清县里的这个第一铁匠,并不知道这个原理,他炼的寒铁品质十分的不稳定,玉玥却知道这个钢的各种细致的要求,一就是温度,二就是加的石灰石,以及木炭来炼,这加的量,多也不行,少也不行,温度却只要1600度就好,不用太高,这个炼寒铁(钢)大齐的好些铁匠都知道法子,这个林铁匠,本来就跟自己的师父学过,可有些技术传子不传女,他又不愿意做上门女婿,所以,直到他出师,也没有彻底搞清楚师傅炼寒铁的秘密,自己炼,一炉成一炉废,一堆废铁堆在铺头里,这下算是遇上了明师-----玉玥跟他说妥了条件,便教他做了一种密封的冶炼炉。高不到一丈,直径也仅有一丈,修成宝塔状,然后在炉内有烟道,烟道有多个不等,冶炼炉内膛用土坯砌筑而成,并开有一个拱形门洞,用于加料、点火、清渣,底部设有多个通风炉道;然后,最关键的便是木柴烧成木炭,再就这里叫石炭的加温。被玉玥这么一点拨,居然就成了,品质还超过了他的师傅,这一激动,便替玉玥免费制作了两套玉玥要的锅具,全用的是最上等的寒铁,几乎相当于现代的不锈钢了,因为玉玥教他在里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