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都集中在了汉城,特别是江南区。学区房这一个概念在韩国是早就根深蒂固。
在全斗焕主政时期,为了新开发的江南区能够有人积极的去住,于是就下令把当时整个汉城的好学校都必须朝那里搬迁。
就这一招,立马就让汉城学生的各父母如同饿狼一样的扑向了江南区去买房。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补习班也紧跟着来了。
现如今的韩国,一个学生想要考上名牌大学的必要条件就是第一,祖父或者父亲的钱包要足够的厚实。
要是没有这一条,什么有名师的补习班,名门幼稚园,小学,初中和高中也就基本上和你无缘了。至于学区房,就更是买不起了。
即便能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考上了,也还得花不少的时间从江南区往返自家所住的边缘区。解决办法要么就是住在临近的考试院,要么就是租房子。
无论选择那一个, 都会是一笔额外的家庭支出。别说穷人家, 哪怕是韩国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, 也同样是一个不小的负担。
第二就是妈妈打听相关消息的能力要强大。名牌大学倒是好选择,无非就是那么几所。至于补习班的质量可就是参差不齐了。
在韩国,学生家长们倒是不怕花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