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托她向赵王嫡长子进言的,说谢涵也是想为百姓们做点实事,可是苦于人微言轻,知道她和朱家的旁支走得近,不得已才想出了这个计策。
信末,谢涵才提到想向朱如松借四个人去一趟鞑靼,说她想和谢涵搭伙做皮毛和丝绸生意,同时也问他有没有兴趣,至于细作一事因为事关重大谢涵便没有提,信末的落款依旧是三水。
信件写完之后,谢涵命文安送去明德书坊,让周掌柜代为通传一声朱如松,不过谢涵再三交代文安一定要亲手把信交到朱如松手里,如果见不到他本人就算了。
还好,周掌柜很快给朱如松送信了,而朱如松看了谢涵的信后当即就给回了话,答应给谢涵送四个人,而且还承诺拿出了一千两银票来合作这项生意,得知谢涵还在乡下住着,朱如松别的都没有问。
谢涵见朱如松如此仗义,心下既感动又失落,感动的是她果然没有看错人,失落的是今后她不敢见他了,因为她骗了他。
可惜,她不是真正的男儿身,否则还真想和他结拜为兄弟,这样的朋友太值得结交了。
至于男女之情,谢涵倒从来没有考虑过,朱家不是寻常人家,亲事肯定也不能马虎,而谢涵上一世经历过那种伤痛,她是万分不会委屈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