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是京都‘贫民窟’,人多地小房破烂。木板土墙茅草顶的房子在这里还能见着,数量还不少。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的情况,在这里还真不新鲜。
这一片的居民在京都风评不太好。生活在这儿的小伙子结婚是个大难题,因为满京都的姑娘们对这里都闻之色变。
别说姑娘,杜守义前世就听说过这儿,所以他现在心里真没什么谱。
不过这儿也是现在为数不多的,存在大批量私房的地方。对,就是私房,私人产权房。有政=府发放的房契地契,可以自由买卖。
在这儿,最便宜的一间房才十几块。像金文顺这处独门独院,高大敞亮的,在这附近都能算‘豪宅’了,但真要卖也就几百块。地段在这儿摆着,房价上不去。
杜守义知道,这块地方到了八十年代末,九十年代初还存在着,直到京都大建设时才消失。
要是十几年后的七十年代末,他肯定二话不说,直接拿下。哪怕空关二十年,等动迁也能发上一笔。
但他初来乍到,也没好好研过历史。五年后的风波会刮成什么样?另有私房的会不会有危险?对于这些他都没把握,现在接盘这房就有些烫手了。
户口本房契都在,这老头是骗子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