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说京都在中国式摔跤里算有一号了吧?可京都摔跤队五八年组队,人员进进出出,没有取得好成绩不说,还幺蛾子不断。派系严重,各显其能。
其实毛病的根子大家都知道,说到底就是个觉悟问题。
全队二十多人,算上教练没一个党员,只有三个共青团员。整体文化程度低,思想觉悟更低,队内的江湖气十分严重。
这些都是乌家老大,老二两个亲口说的。他们俩也曾入选,也曾想着好好干番事业,最后心灰意冷,只能灰溜溜的离开。
现在队内斗得不可开交,一些人又想起了乌家,想起了乌家在挂子行的影响力。乌大叔正忙着应付各家过来串联结盟的,有得他烦了。
目送走了乌大叔,杜守义回到了小北院。包袱里有什么他一摸就明白了,是鹰具。
杜守义打开看了一眼便收了起来,八姑娘情况特殊,不需要鹰具。不过这些都是有年头的老东西了,将来作为一份民俗收藏,给后辈们开开眼也好。
杜守义对黄大叔是心存感激的。不止因为对方给他答疑解惑,更不是为了眼前这套鹰具,而是因为黄大叔那晚的一句话点醒了他:“你现在是整个四九城唯一一个玩鹰的了,独一份儿”